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黑心乳酸飲料「優安蜜」的製造商「昌乳公司」,其實是向苗栗「將軍鮮乳」承租生產線,消息曝光後,生產線緊急停工!但在業者鬆口坦承,飲料安定劑有問題之前,早就因為違法添加防腐劑,被衛生局開罰2次,累犯未改,三峽的經銷商推說「不知情」照賣不誤,1天熱銷6千瓶,簡直拿消費者的健康當籌碼,大賺黑心錢。 

黑心貨大現形!200多打摻了防腐劑「優安蜜」,業者不敢賣了,暫時放在冷藏庫,一旁的生產線緊急喊卡,到底有多少「優安蜜」被消費者喝下肚?員工猛打太極。

記者:「請問負責人在嗎?」昌乳公司員工:「負責人還沒有到。」記者:「請問他會過來嗎?」昌乳公司員工:「會過來。」記者:「他什麼時候過來?」昌乳公司員工:「等一下啊。」

其實,這一條「優安蜜」生產線,是「昌乳食品」在7年前,以近6萬元的月租金,向苗栗「將軍鮮乳」租來的,去年12月跟今年3月,兩度被衛生局驗出含防腐劑,開罰14萬,貨卻照樣賣到台北縣三峽民生街,這棟外觀跟一般民宅沒兩樣的經銷商。

根據了解,「優安蜜」的前身,是早就停止販售的「麥多」,記者第一時間詢問廠商,對方竟然主動建議,千萬別買給小孩喝。「優安蜜」廠商(昌乳食品)負責人毛先生:「小朋友要喝,你就買大品牌,比較不會有什麼『閃失』。」

但不怕「閃失」的三峽經銷商照樣舖貨,冰箱裡還庫存1920瓶,準備賣給自助餐店,以1瓶2元1的超低價搶市,光三峽這一個經銷點,1天就熱賣6千瓶。

「優安蜜」經銷商陳老闆:「我們都不知道(摻防腐劑),因為今天報導以後才知道,這個問題…我也…,我說我真的…,因為這真的要問工廠。」

經銷商搬出「不知者無罪」當擋箭牌,製造商事後坦承,飲料裡的「安定劑」出問題,但上游輕忽、下游輕率,犧牲的是消費者的健康。

                                                   TVBS    游皓婷 謝古菁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業者常會以買便當送乳酸飲料來做促銷,但是,要小心別喝到外觀與養樂多相似的乳酸飲料。有民眾蒐集11種品牌送驗後,赫然發現,其中有一種乳酸飲料含有去水醋酸,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昨日表示,去水醋酸屬於防腐劑的一種,也是最毒的一種,且不應該出現在乳酸飲料中,嚴重會傷肝、腎,甚至致癌。 

民眾在檢驗後也發現,菌數跟瓶身的標示有落差,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石惠玲表示,喝下少菌數的乳酸飲料,並無好壞之分,只能說是喝好玩、喝糖水而以。她表示,優酪乳的生菌數級營養價值都比養樂多等乳酸飲料高,建議可改由優酪乳來取代。另,有血糖問題及控制體重問體者,則不建議飲用養樂多等乳酸飲料。 

吳秘書長表示,建議相關單位能將十一種品牌的飲品再次做檢驗,若發現有問題,則須追查製造廠商的原料及製造過程是否哪裡出現問題,若經查確實後,則建議業者應下架、停止販售。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遏止酒後駕車不法行為,市警局將於本(10)月16日21時至24時,規劃執行取締酒後駕車專案勤務,計投入105名警力,於本市易發生酒後駕車及交通事故的路段,擴大實施取締酒後駕車執法勤務。
市警局統計本市今(98)年1月份迄今,共計發生死亡車禍23件,其中酒後駕車肇事者多達7件,造成7人死亡。上週(10月10日21時至24時)執行擴大取締酒駕勤務,仍取締酒後駕車違規(法)達12件之多(其中以公共危險罪嫌移送法辦者6件),顯見許多民眾仍心存僥倖,以身試法。因酒後駕車行為,不僅影響行車安全,且造成他人生命、財產的損失及家庭破碎,嚴重者甚而留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與傷痛。
現行警察酒測分析值有二種計算方式,其一是以每一公升血液內的酒精濃度為檢測值;另一種是以呼氣之酒精濃度為檢測值。兩者數值比為1比5,亦即血液中酒精濃度數值為每公升0.1毫克,就等於呼氣酒精濃度值0.5毫克。一般人在每公升血液中酒精濃度在0.03毫克以下尚屬「清醒」;0.03至0.05毫克多數駕駛人對速度及距離的判斷力差;0.05至0.08毫克間為「興奮、反應遲鈍」;0.08至0.15毫克間為「錯亂」、判斷力嚴重受到影響;超過0.15毫克以上者則呈現「麻痺」狀態;另超過0.5毫克以上者,大多已陷入「昏睡」狀態,已無法開車。
市警局重申取締酒後駕車之決心,期能降低車禍事故發生,減少民眾傷亡及財產損失;並呼籲民眾「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遵守交通規則,確保行車安全。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三餐吃得飽,健康真的無虞?一項調查發現,過半學童經常或每天在放學途中自行購買零食,包括不健康的炸雞及衛生堪虞的手搖飲料,成為學童的腸胃的潛藏健康殺手。 

由雙和醫院家醫科醫師葉姿辰進行的「中小學童放學飲食安全調查報告」發現,5成2學童經常或每天放學回家,會在途中購買點心零食,其中超過6成最愛油炸類食物,包括薯條、香雞排、鹹酥雞、炸雞等曾有炸油疑慮的高熱量食物,其次為衛生堪憂的手搖杯飲料,約佔5成,包括珍珠奶茶、現調茶飲、汽水等,醫師擔憂這些都易引發腸胃不適,成為健康的殺手。 

雖然不少父母對於孩子的飲食習慣仍會擔憂,卻有近4成在孩子的腸胃發生問題才會重視,加上調查也發現,近5成的學童回到家後並不會主動告知父母當天的飲食內容,而這些熱量高、安全品質又讓人擔憂的食物,如果吃多了,還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葉姿辰說,做家長的其實也很擔心孩子愛亂吃零食,如果一不小心,把腸胃給吃壞了,實在是白受罪。家長除了照顧孩子三餐,也要灌輸正確的飲食觀念,就連吃點心也要注意營養,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他命在國內被歸類為藥品而非食品引發爭議,針對國內維生素與礦物質製劑的管理,衛生署藥政處表示,衛生署在今年二月已經預告「維生素及礦物質製劑審查基準」草案,朝「原則開放,例外管理」方向,將較無安全疑慮品項,未來開放以「乙類成藥」管理,藉此擴大通路,讓百貨超商也可以販賣,增加民眾使用的方便性,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就會公告實施。(徐韻翔報導) 

同樣一瓶知名品牌的維他命,在台灣購買價格卻可能是美國二倍的以上,外界質疑,衛生署將維他命認定為藥品而非食品,才會讓台灣民眾被當成冤大頭。 

對此,衛生署強調,今年二月已經預告「維生素及礦物質製劑審查基準」草案,朝「原則開放,例外管理」方向,將相關產品開放以「乙類成藥」管理,目前已經完成蒐集藥界公協學會意見,並召開專家委員會完成討論,將諮詢法律專家意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公告實施。 

「維生素及礦物質製劑審查基準」草案,將維生素分3類管理,「處方藥」以治療疾病症狀為原則,「指示藥」以緩解疾病症狀為原則,「乙類成藥」則以預防相關維他命缺乏症為原則。衛生署將針對適應症、用法用量及警語等相關管理原則加以規範,讓民眾更易閱讀,維生素產品將放寬適應症,但為確保使用安全,將嚴格要求說明書上應依「油溶性」及「水溶性」或所含的成分標明警語,提醒使用者提高警覺。 

藥政處說,待「維生素及礦物質製劑審查基準」正式公告後,每日用量在「乙類成藥每日用量上限」以下的產品,如果宣稱適應症,必須以「乙類成藥」管理,如果沒有宣稱適應症,原則上以食品管理。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衛生署監測,國內第一波新流感疫情從九月初達高峰後,連續五周緩和,但最近又有「觸底反彈」趨勢。衛生署疾管局局長郭旭崧昨(十三)日再度呼籲,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

局長郭旭崧指出,目前北半球大部分國家的疫情均呈上升趨勢,以美國為例,日前雖有趨緩,但過去一周又再飆升,據統計,美國上周十八歲以下學童,在一周就累計達十九人死亡,也讓美國的小孩死亡飆升到七十六人,這在美國看來「是警訊」,也代表疫情未有任何緩和的跡象,且不止美國,英、日的情況也略同。唯一看到疫情有稍緩解的是香港。 

至於國內新流感的疫情,儘管從九月初達高峰後,連續五周緩和,但最近又有觸底反彈跡象,郭旭崧說,儘管國內目前新流感重症病例還未大幅上升,上周因肺炎死亡的病例計兩百例,也比去年低,但據監測,最近因出現感冒症狀(輕症)到醫院就診的未較上周下降,且急診也有些微上升,疫情指揮中心目前也正密切注意中。 

除此,據民調顯示,國內有八成民眾都有準備口罩因應,兩成未準備的民眾以低收入戶居多,為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將釋出口罩給全國十萬戶低收入戶,以每戶發放一盒五十片,計釋出五百萬片。 

內政部社會司專委江國仁昨天指出,屆時將透過村里幹事或村里長系統發放,估計十一月起開始發放,定一個月內完成。 

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則說,發放口罩的同時,也會附一張新流感的防疫單張,供民眾自我健康管理參考。

                                            轉貼台灣新生報  記者陳元春報導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新流感住院病例今天再添六例,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新增病患為五男一女,年齡介於十五到六十三歲,包括台北區三例與南區三例,累計目前全台新流感住院病例達287例,其中38例仍在住院治療,進一步分析,74%的住院病例沒有潛在疾病。至於學校停班停課數目,停課校數減少18校,累計目前正在停課中的達235校,班級數也減少10班,目前停課的班級統計有389班。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名編舞家劉鳳學最近再度以原住民文化為創作主題,推出第123號全新作品「雲豹之鄉」。不同以往純粹以舞蹈方式呈現,劉鳳學這次集結了台灣一流製作團隊,將以大型原住民歌舞劇方式,作為自己創作生涯第60年最重要的代表作。 2009年兩廳院主辦的「藝象台灣」系列,邀請到重量級編舞家劉鳳學於6月5日到7日,在國家戲劇院推出第123號作品:大型原住民歌舞劇「雲豹之鄉」。

編舞家劉鳳學對於原住民舞蹈一直相當著迷,曾創作以原住民為題材的「蘭嶼之夜」、「祭典」、「沉默的飛魚」等作品,這次推出生涯首部大型原住民歌舞劇「雲豹之鄉」,劉鳳學希望能讓外界再度反思原住民文化保存何其不易。劉鳳學說:『(原音)現在很多人都把原住民忘記了,是不是?可是一個文化成長是很艱難的,要掉很快。可是我覺得土地不是很重要,土地本來就是屬於大自然,文化才屬於我們,文化如果讓它消失掉,實在很可惜。』

劉鳳學說,原住民文化只有那麼一點點,要怎麼豐富它,卻又不要抽離的太遠,難度相當高。

「雲豹之鄉」主要敘述兩位原住民棒球選手,從部落來到都市,面對惡劣艱苦的環境,如何憑著想像雲豹般矯捷身手和堅韌的生命力,努力尋夢的過程。之所以選擇以棒球為主角,劉鳳學笑說其實是因為自己是個瘋狂的棒球迷,即使到現在,都還常常熬夜看棒球比賽呢。

這次「雲豹之鄉」原住民歌舞劇,劉鳳學找來了音樂家史擷詠作曲、台灣現代派詩人鄭愁予及排灣族詩人亞榮隆‧薩可努填詞、燈光設計王志強等人合作,全都是台灣一流製作團隊,演出者中有9名原住民獨唱者,以及50名原住民青少年,一共約80名演出者一同詮釋這部作品。

劉鳳學強調,「雲豹之鄉」試圖發展新的表演形式,嘗試結合歌唱、吟唱、人聲、樂器、身體動作等,也改編了原住民舞蹈,絕對不同於百老匯的歌舞劇。

2009/04/27 撰稿‧編輯:江昭倫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源自北美豬、禽、人三重組合之新型流感H1N1病毒,自三月在人群流行,不斷擴大人際間的傳播,不僅社區感染增加、群聚病例增多,重症與死亡病例也隨之上 升;更重要的是此新型病毒的流行潛力於炎夏從未間斷,且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力遠較季節性人流感為高。所以流行之初,雖正值人流感之流行季末,即使有些病毒 學家認為反應過度,但對於此種經常突變又能與不同宿主的流感病毒進行基因重組而致生「新病毒」的流感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從未掉以輕心。面對如千面女郎般多變且快速傳播的病毒,病毒偵測必須輕症與重症雙管齊下,不能僅侷限於重症。如台灣的第七十一型腸病毒過去僅採行重症偵測,結果腸病毒在台定居,幾乎每年流行;又如台灣登革熱偵測是針對每一輕症調查,迄今尚未呈現如東南亞登革出血熱的地方性流行。而新型H1N1流感,以輕症之姿現形,若美國當初未採流感輕症病毒監測,此病毒的重症危害會更大。所以政府雖將防疫級數降低,但偵測仍視如作戰,尤其要注意病毒的變異、臨床嚴重度的增加及是否有抗 藥性病毒出現。

 今年秋冬流感流行季即將面對的挑戰為新型H1N1病毒:(一)、是否將在全球某地與當地正流行的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發生基因重組,而成為另一可怕高毒力的新病毒;(二)、能否與原帶抗克流感抗藥性的人流感病毒H1N1的基因發生重組,終致克流感防治效力大打折扣;(三)、會否與人流感病毒H3N2的基因發生重組而產生新的H1N1或H3N2病毒,造成人流感病毒多元化;(四)、上述這些新病毒是否再傳播至豬,導致疫情複雜化;及(五)、流感疫苗接種是否有其公共衛生防堵成效。

 以台灣近期出現的H1N1群聚感染及重症死亡病例來看,未來有待加強:(一)、校園及相關人群集會團體的防疫與衛生教育;(二)、強化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尤其是未有宿疾者是否有其他的危險因子;(三)、防杜院內感染及宣導民眾減少逛醫院的陋習;及(四)、必要時召開流感專家會議,隨時檢討防疫策略。

 綜言之,疫苗未上市之前,流感防疫仍要以本國的流行病學數據為依歸,再參考他國的流行病學分析,迅而轉為大眾教育與衛生政策。流行前,多一份準備,才能減少危害。

 

【2009/08/03 聯合報】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傳春/台大流行病所教授(台北市)

顏慕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台北市)

2009年8月27日聯合報╱金傳春、顏慕庸】    

隨著新流感疫情如秋風掃落葉般在數國延燒,顯示新流感全球大流行已經來臨,傳染病偵測系統健全的國家,重症及死亡病例也陸續浮現,彰顯流行幅度逐漸擴大,往往是社區大流行之警訊。流行期已逐漸由「前期」進入「中期」。

 亞洲各國在前期的防疫重點是邊境檢疫,並對每一境外病例入境後圍堵或隔離,所以前期防堵較成功的國家會延緩進入至「流行中期」的腳步,爭取更多準備的時間與資源。然此病毒已在國內蔓延時,防治策略理應由點提升到面,而全面推動本國流行的「減災防治」,尤其是如何降低重症與死亡病例,對醫療體系的衝擊與醫院保全,即「防範院內感染」已是當務之急。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人常有逛醫院的陋習,加上不少兼職的醫護人員在異地上班或進修,若稍不留意而致生院內感染,屆時因住院病人的免疫缺失,易使疫情更為棘手。

 弔詭的是當此新病毒致死率「尚低」時,防疫的嚴謹度隨之鬆綁,惜目前疫情已比兩周前嚴峻,尤其是本土病例數攀升時,每一重症均須作徹底流行病學調查,即入院的第一時間務必傾全力嚴加追查危險因子。所以美國疾管中心定期將新流感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刊登於「疾病死亡周報」。目前已知各國重症多與高危險族群有關,但仍有百分之廿至四十危險因子不明,意味著有些防疫措施與風險評估如盲人摸象,仍賴科學證據證實,也更需病患、家屬與全國醫護及公共衛生人員通力合作。

 台灣至廿五日有四十四例重症病例,五例死亡,除第一位死者已具慢性宿疾外,其他並無相關前驅疾病,因此流行病學調查更形重要。特別是六歲學童及廿四歲大學生的死亡,應從中找尋相關重要因子加以預防,發揮流行病學防疫角色。

 綜觀爆發多起群聚感染,誠摯建議有關當局:一、在九月初開學前全面推動學校、安養中心、軍隊、醫院及大型集會等人群聚集處的每日自主體溫通報監測、症候群 監測及防疫標準流程,減少如東南亞國家防疫拼圖缺口而擴大疫情;二、強調衛生教育,降低校園傳播,加強各公用環節點洗手措施;三、驚傳救災國軍感染新流感及許多學校陸續停課,顯示各方救災與醫護人員大量進駐災區,易使病毒伺機擴散,因此救災前必須有公共衛生與防疫訓練。

 審慎正視疫情,科學防疫,才能致勝。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傳春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

2009年08月15日蘋果日報

   今年八月八日莫拉克颱風挾狂風暴雨重創南台灣, 後續的災後救援也在政府、災民與志工的攜手合作下進行,此刻災區盡是斷垣殘壁、屋毀人亡,目睹家庭破碎導致的創傷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者,尤需親友支持與外界的援助。此外,日後清理重建時特需注意不良環境所引發的危害,舉凡人為或天然所造成的觸電、中毒、創傷等事故傷害。此刻更應特別重視避難所擁擠、安全水源缺乏、環境髒亂、屍體堆積及醫藥資源不足而提供傳染病趁機肆虐的溫床。

  以傳染病而言,預防感染最為重要。災後面臨的首要衝擊是水媒傳染病,諸如霍亂、傷寒、A型肝炎、腸病毒、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創傷 弧菌及曾於台南水患後現身的類鼻疽(melioidosis);因此飲用水務必煮沸,日常用水也應加氯消毒。同時衛生單位應備妥霍亂、傷寒、A型肝炎等疫 苗,儘早防範。其次重要傳染病為蟲媒傳染病,特別是在八月水患後因積水處大增,而伺機給予病媒蚊絕佳的環境生長,一旦登革病毒在此刻活躍,登革熱疫情易隨之引爆。因此凡屋內外可提供病媒蚊孳生、休息的容器務必徹底清除,若需儲水的大水缸也須加蓋,以降低病媒蚊趁勢坐大機會。

 

重建防疫同步進行

 

  而人畜共通傳染病此刻也不能輕忽,特別是新型流感來勢洶洶,如此在災後重建時更應與防疫同步進行;若同一家、收容所及居住處有兩人以上有發燒與咳嗽症狀,必須領取口罩,並盡速就醫。國軍出勤前,請先測量體溫,並請志工至災區測量體溫。其他如傷口應先消毒包紮防杜細菌感染、避免食用未經烹調的食物等衛生習慣及個人保健更應落實,如有慢性傳染病病患,必須留意持續投藥。地方政府如何有效提供災後醫藥資源及救災物資的補給分配,均是當務之急。

    綜言之,每個災區的重建要以建立當地的疾病偵測系統為起始點,尤其首重傳染病病例的早期發現與防治;其次是在重要作法上必須考慮當地的民情風俗,以因時地制宜。在此重要關鍵時刻,尤需發揮「人飢己飢」的關懷,適時對災民伸出援手,將可能引發的二次傷害降到最低。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儘管面臨豬流感的威脅以及流感季節將至,紐約醫療保健系統的一些工作人員拒絕注射流感疫苗﹐而且這一現象並不孤立。聯邦衛生官員表示﹐醫療系統工作人員只有大約42%每年自愿接受流感疫苗注射﹐比全美平均33%的比例只稍好一些。

今年夏天,紐約州衛生廳採取根本措施,緊急規定要求所有醫院、家庭保健等工作人員接種季節性流感和豬流感疫苗。目前還沒有其它州或城市採取類似規定。

「職業安全和健康」等紐約州的當地工會聯盟對此反應憤怒,說制定此一規定沒有經過對他們的諮詢﹐而是命令式的規定。工會並不反對疫苗接種,但反對強制推行。

而一些知名的健康專家對此規定表示高興。CDC前主任葛伯丁醫生曾多年致力推動強制疫苗接種。她說這不僅保護醫護人員,也保護他們的病人。

醫護行業工會拒絕紐約州規定的另一個原因是流感疫苗的保護能力還不完美。由於流感病毒經常變異,每一百名忠實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群中,每年只有70人能徹底免受流感侵襲。不過由於病毒的「群種效應」,另外30%的人群其實也受到了部份保護﹐也就是說病毒的生存空間越小,它們消退的速度就越快。

大紀元 9 月 23 日訊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日召開例行記者會,對於施打新流感疫苗的問題,目前只有對蛋過敏的人,不適合施打新流感疫苗,還特別邀請美國疾病管制專家Dr. Michael D. Malison馬利勝教授來台,他認為疫苗接種順序,應該要以醫療及公共衛生為依據。

馬力勝表示,相對禽流感這種死亡率高的疾病,H1N1致死率較低,但比較會影響的是小孩及中壯年,美國現在也和台灣面對同樣的問題,關於疫苗及藥物使用優先順序,這些都是做決策的挑戰,也許得用科學的方法或是醫學根據來判定。

新流感相對於禽流感,其死亡率雖然較低,但傳播性卻很強,擔心病毒發生變異,演變成高致死性與傳染性病毒。他認為這種發生機率非常低,由於埃及、印尼與越南同時存在新流感與禽流感病毒,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正積極跟這些國家合作。

對於台灣克流感的使用,他認為,現在大部分克流感病人症狀都較輕微,若因方便就注射疫苗,或大幅用於輕症病人,將造成醫療資源浪費,也產生抗藥性,因多數新流感病患不需使用克流感疫苗。

疫苗使用對象,到底是每個人都可使用,或應該針對性地使用?馬力勝希望是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如染病後有呼吸困難症狀或是住院的病人,現在台灣很努力在製造疫苗,最重要的是必須確保疫苗是安全有用的,但這需要時間,所以我們也在跟時間賽跑。

一般來說,注射疫苗不能只接種一次,所以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台灣,目前疫苗一定是不夠用的,現在最需要疫苗的人有兩類,一是屬於生病容易受到感染的人,二是得病後,較容易傳染給別人的病患,如上課中的兒童,較易互相傳染,在疫苗上得小心,以最少疫苗達最大效用,來防止疫情擴大。

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說明:「如果過度的使用會擔心克流感抗藥性出現,不僅浪費醫療資源,造成的後果才是最大的危機。」

列出接種順序後,有些族群接種疫苗後可以減少散播,讓其他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染病機會就會相對減少。不過,有人質疑青壯年沒疫苗可打,但基於疫苗不夠,他希望先讓小朋友接種,也可阻止傳染給大人,相對也可以受到保護。

張上淳認為,必須訂出客觀的標準來適當使用克流感,包括輕症的病人,如果快篩陽性,或是群聚現象時一個人證實為陽性,周邊人也出現症狀,以及其他出現併發症較嚴重的病人也都會讓他們使用,在整個防疫策略方面,衛生署是以醫療和公共衛生為依據,在目前有限的醫療資源下,努力保護到每個人。

衛生署在避免國人染新流感而死亡,以及如何適當使用疫苗,又不會造成抗藥性病毒株的中間,不斷地去拿捏平衡點,就是希望不要因為用藥不當,而讓克流感有產生病毒株的機會及風險。

收容所災民先打疫苗 日防疫小組認同

 針對88水災為台灣災區所可能引發的傳染病,一週前日本政府派遣防疫小組赴受災地確認傳染病監測情形,並提供收容所和地區保健的相關建議。小組認同災民先打疫苗,表示台灣在災區的保健衛生做得不錯,但要擔心之後新流感的隔離問題,應優先提供收容所約6千名災民施打H1N1疫苗。

此外,日本國際醫療疾病對策中心醫師金川修造表示,由於災區收容所狹窄,目前需要製作個人健康管理手冊,才能早期發現患者並且迅速因應。

 

(http://www.dajiyuan.com) 大紀元 8 月 29 日訊

gene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